6月21日,《光明日报》以《保障粮食安全须重视损耗问题》为题,在第2版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光明时评”栏目中,刊发河南省首批特色智库粮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我校永利院长孙中叶教授,粮食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贸学院李治博士理论文章。
文章指出,“粮食损耗贯穿于粮食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和消费各环节,程度不同、成因各异,需要找准短板和弱项。”粮食种植环节,种子与播种农机的适配度不高、精量化播种机械应用有限,导致农户为保证一定水平的种子发芽率而施用过大的用种量。粮食收获环节,田间收割是粮食损失最大来源。干燥环节,我国每年因收储季晾晒烘干不及时造成粮食霉变和真菌毒素超标,损失粮食达420亿斤,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不足10%,明显低于日本、美国等国95%以上的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储藏环节,农户常规储粮方式损失率最高。粮食运输环节是所有环节中损失率最低的,据南京财经大学测算,不同品种粮食损失率为0.11%至0.38%。每年因加工导致的粮食损耗量也高达150亿斤。餐饮企业加工、储藏标准执行不到位,日常用餐过量点餐、剩餐不打包等多种因素,造成餐饮环节浪费严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创新粮食减损技术、提升全链条节粮能力,加强节粮减损监管、建立常态化节粮机制,培养健康消费意识、营造全社会节粮氛围,参加全球粮安治理、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对减少粮食损耗进行了深入阐释。
时评一经刊发,立刻引起国内其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网、中国青年网、搜狐网等多家中央级媒体第一时间全文转载了该篇评论。(撰稿李治,审稿杨茂)
附:《光明日报》时评文章全文链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6/21/nw.D110000gmrb_20220621_4-02.htm